千钧将一羽,轻重在平衡。实现高质量发展,既要一马当先冲在前头,更要兼顾短板同频共振。着眼于广东,一直以来,珠三角和粤东西北地区、城市和乡村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尤为突出。为此,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,“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”,要求广东提高发展平衡性和协调性。
2022年12月8日,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召开,高水平谋划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,启动实施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”。这一项新工程将县域振兴拆解到县、镇、村层面,以强县促镇带村的思路,提升了乡村振兴的规模和效率,在空间尺度上进一步深化区域协调发展,为新时代新征程广东破解发展不平衡难题提供了行动方略。
恰逢岭南春早,万物复苏,尽显勃勃生机。今日召开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全面推进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”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动员大会,既是广东“新春第一会”在区域协调发展领域的延伸与落地,更吹响了广东各县、镇、村抢抓高质量发展机遇的号角,一幅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新画卷正在岭南大地徐徐展开。
过去人们常调侃“最富的地方在广东,最穷的地方也在广东”。目前,这种“一个广东两个世界”的窘境随着广东充分认清自身短板、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、高质量推进“一核一带一区”建设而有所改善。如今的广东,县域整体实力不断增强、新型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、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发展、城乡融合发展扎实推进,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格局正在不断优化。
然而,广东不能满足于现有成绩,更要把自己放置在时间与空间的坐标系中,与过去更与未来对比、与自身更与先进榜样对比,看到自己存在的差距与不足,才能在横纵比较中实现新的突破。可以看到,广东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方面仍存在有不少短板。全省57个县面积占比超七成,常住人口仅占28%,经济总量更是仅占一成多。县域经济实力欠缺、发展质量效益低、城镇化率水平低、乡镇节点纽带作用薄弱,农村产业体系不健全、治理体系不完善、二元结构问题仍未解决。这些都是掣肘广东全面协调发展、高水平推进现代化建设的突出问题。
郡县治,天下安。广东共有122个县(市、区)、1609个乡镇(街道)、2.65万个行政村(社区)。以县城为中心、乡镇为纽带、农村为腹地的县域经济广泛集中在粤东、粤西和粤北地区,这些地方和大湾区相比,经济发展相对滞后,发展潜力巨大。这些县域,一头连着城市,一头连着千千万万的村镇,正是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主战场之一,也是乡村振兴的增长极。广东要实现均衡发展,就必须重视县、镇、村的建设,利用开发尚未盘活的县域资源。不但不能让不平衡“拖后腿”,更要为高质量发展“添把火”。
县域活则满盘活,广东实施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”,就是要从县、镇、村下功夫,紧抓县域振兴“牛鼻子”、做强特色产业,加强基础设施建设、提升公共服务供给,统筹城乡面貌改善、优化生态环境质量,以点带线、以线带面,推进强县联镇带村,破解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难题,为广东经济实现新的腾飞增添更多更强县域力量。唯有加快把县、镇、村发展的短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潜力板,才能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向着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。
唱和如一,宫商协调。全面实施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”正当其时、意义重大,事关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整体进程,事关广东在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、创造新的辉煌。只有念好“衡”字诀,把握发展机遇、鼓足奋斗干劲,贯通乡村“血管”、流畅城镇“动脉”、康健县域“肌体”,才能一步步将美好愿景转化为美好现实,打造一个强富绿美的新广东!
跳转链接:中国文明网
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